網頁

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

【轉貼】牛奶是萬病之源?

最近在Facebook上有人分享了《牛奶,謊言與內幕》這本書的一些摘錄,裡面提及許多新的觀點來看待牛奶對人體的傷害,之前也有一個美國作家出了一本類似的書籍,不過似乎消失在家中的萬卷堆中。一直很想整理一下中醫對牛奶的觀點,就趁此機會好好列出師父在上課時所述,向大家分享:
1.    牛奶為寒溼之品,中國人幾千年來從來都不把它當成食物,因為它是一種藥材,《溫病條辨》:「胃液乾燥,外感已淨者,牛乳飲主之。」所以有傷風感冒的人不能喝,沒有胃火造成胃中乾、缺乏胃液者更不要喝。
2.   台灣為海島型氣候,本來就很潮溼,加上從小愛喝牛奶的習慣,所以把眼球的筋泡軟了,故近視與斜視(鬥雞眼)的孩童居高不下(肝開竅於目,而喝牛奶傷肝造成肝虛)。 高緯度地區或是高山上,因為地氣不夠升散,所以溼氣不會上頭入眼,而是積聚中焦,故少近視而多胃病。像是藏族和新疆地區就因為身處內陸,所以多用牛奶來補充過燥的體質,但容易有胃的隱疾。
3.   正常母牛在小牛出生6個月後就不再產乳汁,強用激素迫使牠們生產的牛乳裡面所含的蛋白質會嚴重不足(像是人類在哺乳一年後,乳汁淡如水,乳牛過了哺乳期也是如此),所以才會有一堆複方添加奶,用人工合成的材料(像是尿素)補充裡面所缺乏的氮。 而少數民族平常喝的為初乳(6個月以內的牛奶),所以比較不傷身體,但牛奶的寒溼仍難解,故臟寒生滿病(因為牛奶的寒溼積聚在腸胃中,造成消化吸收不良)。

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

砂卡礑林道 2014年3月﹍不專業生態記錄

這一年   每週北上三天    加上各式雜務糾纏   或者老天不賞臉    想上山喘口氣都是難得
勉強維持一個月一次   不致讓腳力退步太多    也淡淡的維持與山上友人的情誼
前幾次    都是朋友邀約   或是陪外地的朋友上山    有多久沒有這樣一個人上山了
再次一個人擁有整個山上的清靜   陪伴的是大冠鷲聲聲呼喚    各式鳥鳴在樹叢草叢間相伴
猴群近似狗叫的威嚇  與對面山壁突來的落石崩落    蔻 蔻 蔻 嘩啦嘩啦  蔻 蔻 蔻 蔻 .......
享受著上坡的大口吸氣    深度呼吸   感覺身上的各種堵塞正被強力的疏通 
正面能量逐漸填滿每個細胞    湧進心靈擠出混濁的穢氣
腦中紛亂的俗務   拋向山谷   拋向藍天    去吧    盡情的飛   任性的流轉  


一個人的砂卡礑林道    再次澄澈淨化疲憊的身心

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

2014春天訪達道


 一個多月沒上山了,好想念啊~
最近這一個多月身體狀況滿多的,今天爬起來就有點吃力....
但是,到哪裡可以這樣持續的深度呼吸?可以讓心肺好好的互動按摩?
只有這條路,不但可以運動,還可以上山看達道....
走到達道的家剛好四個小時,期間走走停停,就為了愛花賞草.....

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

肩頸痛+【轉貼】手三穴與足三穴

近日因肩頸疼痛,試了很多方法(中藥、推拿、瑜伽、按摩)
都只能部份解決,或只能緩解,
針灸也是解決的選項之一.... (不過,老師說針灸瀉大於補,還是要慎用)
肩頸的痛也在警告我,太久沒有好好的運動嘍~

剛好碰到有人願意指點,就自己試試看,
上網查穴位,看到這篇挺好的,收藏下來,方便日後查找。

我看文章中的間谷圖片,應該是錯誤的,所以補一張比較正確的圖,
看到間谷穴,記得回頭來這裡看看喔~

以我的經驗,脖子僵緊,都可以自己按間谷穴,很快就會感覺舒緩許多...
右邊痛按右手,左邊痛按左手,
間谷貼著骨邊上上下下的揉按,肩頸都有相對應的部位得到舒緩,
起床發現落枕,馬上按,舉高手來按,效果會讓你驚訝~ 祝好運~ ^-*


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

【轉貼】溼之為病

在台灣因為季風氣候的關係,天氣悶熱多雨,最容易得到的就是溼病,很多外國的朋友第一次來到台灣,一出桃園國際機場,就覺得空氣悶重得令人無法呼吸。台灣的中醫前輩們再三強調要小心溼病,但西醫裡卻沒有溼病這個概念,頂多就一個水腫,但水腫用利尿劑利的是腎中的真水,不但無法排出細胞裡的水溼,還會愈利尿人愈虛弱,不可不慎!
中醫裡所說的溼病可以泛指體功能不能回收再利用的邪水,「水入泥中謂之溼」,因此溼病有黏滯性、膨脹性、阻塞性。正所謂「水來土掩」,在颱風天淹大水時要用沙包擋水,因此溼病需要健脾利水,把脾土搞好了,自然就可以排出水溼。
中醫把一年四季分成5段,對應人的五臟,春為肝木、夏為心火、長夏為溼土、秋為肺金、冬為腎水。而所謂的長夏就是四季末段,當地氣升散把水氣也提出來,空氣裡瀰漫著水蒸氣,就是長夏為溼土的由來。
溼非溫不化,因此溼氣久積後,體功能就會生熱以抗溼,像是運動時全身高溫,就會流大汗排水溼的道理,所以運動不失為除溼的良方。溼溫雖然舌苔變黃屬火病,仍需用溫熱藥化水溼,因為身體產生的熱都不足以化溼,故要產生更高的熱袪溼,再用大苦大寒之藥清熱即可!
初夏時節,荔枝正當成熟,就是用來補你身上的火,補火以退溼,但補火太過,腎水無法及時平衡反而長痘痘。真正補火散溼的聖品是生薑,所以冬吃蘿蔔夏吃薑,沒有生薑吃吃薑糖也行。但溼溫兩者混在一起真的很麻煩,光退溼則火愈熾,單退火則溼更盛,所以才告誡大家不要隨便把溼病惹上身,因為治溼病不像傷寒感冒十分鐘就能見效。

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

【轉貼】天天游泳,小心健康游走?

最近聽到周遭有很多認識的朋友生了重病,一問之下才驚覺大家都有個共通點:長期以游泳為運動。以前我也以為游泳是個好運動,因為可以平均的運用全身肌肉,又不用忍受大熱天在大太陽底下流汗熱個半死,再來有很多復健都是倚靠游泳,所以應該對肌肉的運動傷害很小。
但其實游泳是最不好的一種運動之一,主要的原因有三項
1.  用氯氣消毒:
在美國的游泳池都會使用臭氧來殺菌,因為對人體的傷害較小;但在台灣的不肖業者為了省錢,幾乎全都用高濃度的氯氣來殺菌,而這些氯氣不旦會傷害我們的皮膚,經年累月下來,更會累積在細胞裡面久久不能排除,因而造成大害。
之前師父有個患者從事於游泳教練,述說他刮痧後整個房間都是氯氣的味道,但其實他已經退休很久,也沒再游泳好些時間了,可見氯氣一旦累積在身體裡,會多麼的傷身。再則中醫所說肺主皮毛,所以長期游泳傷害皮膚後,第一個受傷的就是你的肺,這也是為什麼近來聽到很多肺腺癌的患者。
2.   長期泡在水中會造成水溼:
我們可以發現,在游完泳後手腳指都會皺成一團,這就表示水溼已經進了身體;而在美國有些較高級的泳池,會宣稱自己有加鹽等滲,所以長時間游下來肌膚都不會皺,但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會有水溼從細胞進入。
一旦水溼進入身體,造成的毛病可就多了,最常見的就是肺出問題,再來肺與大腸互為表裡,所以大腸也會被水溼泡軟,因而蠕動不良形成溼性便袐:出來的大號又細又軟,常常上完了還覺得有東西在裡面沒有拉乾淨(裡急後重);若是再嚴重一點,則可能產生痔瘡
再來,下面的大便不通,多餘的水溼就容易反壅入腦,形成水瘤(平常上大號用力時,頭腦會覺得緊繃,所以便袐後的穢濁之氣常常會上腦)。家父的一位友人就是經年以游泳來健身,一直覺得身體不錯,但一日突然在銀行裡暈倒,送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腦中長了水瘤,壓迫到神經。
再嚴重一點,就會因為全身性的水溼而行動不便,中醫謂之溼痺。就有一個朋友的父親,有段時間天天晨泳當運動,但後來覺得手腳開始無力、抖動,西醫檢查說是帕金森氏症,但其實是水溼阻礙經脈的運行,所以手腳開始不靈光。

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

【轉貼】丟掉維骨力。用中藥的壯筋續骨丹保養筋骨關節吧!

作者:岡子

在臺灣,服用健康食品來保養筋骨關節,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。廣告鋪天蓋地,每年為藥廠製造數十億營收。然而類似「維骨力」這種葡萄糖胺產品,早已被戳破並不具有療效。大多數的醫生都知道維骨力根本無法治療骨質疏鬆。開立此藥的醫生也只敢說它對輕微的退化性關節炎有「緩解」效果,而不敢說能夠治療。這種緩解效果跟吃消炎、止痛藥的意思差不多。維骨力雖說沒療效,副作用尚未凸顯,但是和維他命一樣,吃多積累下來也是有害的。前陣子衛生署開罰,並且禁止這類產品宣稱療效。過了半年,廣告又來了,吳x真:「維x力對退化性關節炎特別有效」。這些代言商品的媒體人,平時老愛表現反商、知性、愛鄉親形象,其實骨子比商人更加無國界、更加的利益取向。只要有得賺,管它有效無效、傷不傷人,包山包海,什麼東西都可以代言。 

      
 武術教練曾向我詢問,中藥裡是否有適合用來顧肝腎強筋骨的方子。一時間閃過我腦中的藥方不下十種。屬基礎方的「六味地黃丸」及其加減方、氣血不足的「七寶美髯丹」、筋骨痿弱兩腿無力的「虎潛丸」、補性較強的「龜鹿二仙膠」等等……

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

【轉貼】溫風療法:吹風機的妙用!


寫了這麼多文章,一再的提及吹風機的療效,但卻忘了告訴大家如何正確的使用吹風機,其實
吹風機就是取代中醫裡的灸法,在日本喜歡用遠紅外線,比較不會被燙傷,但所能供給的能量有限,頂多就暖暖皮表,沒辦法帶動整個氣血的循環;而吹風機所供給的熱能大得多,但要小心老人家反應較遲鈍別被燙傷了,有個練氣功的師傅私底下跟師父說,吹風機所能灌的氣比練氣功大的多,像是很多重病患者用吹風機吹一下命門穴,馬上就有元氣可以抬起頭來,師父也說,自從發明了溫風療法,因為感冒而來找他的人只剩十分之一,所以大家要把這套學起來,可以解決很多小毛病而不需求助於醫生。

針灸算是中醫裡發展最好的分支,因為很早就紅到歐洲,再從歐美風行回亞洲,反正就是經過外國人的認證,國人才會覺得是好東西。而台灣也有許多針灸大師傳承下來,所以坊間一般的針灸師水準都不錯,倒不像中醫師如此良莠不齊,但很可惜的是,大家都只記得針卻忘記了灸,不過依照師父的經驗,若灸法普及於一般大眾,針灸師大概會少掉近9成的病患,下場會很恐怖的,所以沒有人在推行灸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