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來源: 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headline/20120412/34154023
產後子宮脫垂 人工網膜補救
蘋果日報 2012年04月12日
【蔡明樺╱台北報導】一名三十五歲婦人因懷孕「補」過頭,導致胎兒過重,自然生產後子宮脫垂,嘿咻時老公的「小弟弟」被脫垂到陰道的子宮擋住,導致婦人不「性」福,差點得憂鬱症。醫師表示,子宮脫垂除好發於自然產後婦女,長期用力解便與提重物女性,都易使腹壓上升,增加脫垂機會。
收治病例的中山醫院婦女泌尿科醫師朱大維昨開記者會表示,胎兒過大、自然產程過長,均可能導致骨盆腔內支撐子宮的韌帶、肌肉失去彈性,造成子宮脫垂。
朱大維說,嚴重子宮脫垂患者,子宮會掉出陰道外,這恐引發感染、甚至敗血症致命,傳統治療方式是切除子宮,但尚有生育需求女性不宜。上述三十五歲婦人,自然產產後子宮常掉出陰道,夫妻間變得無「管道」性愛,經他手術在其體內植入人工網膜拖住子宮,才重拾「性」福。
走路像要掉出來,預防子宮脫垂 注意事項
●搬重物、仰臥起坐等腹壓會用力運動,恐致使骨盆腔鬆弛,增加子宮脫垂機會
●多補充纖維質,以防長期便秘、如廁用力,增加下腹部負擔與子宮脫垂機會
●性行為可刺激陰道收縮,降低子宮脫垂機率
●輕度子宮脫垂,建議以「凱格爾運動」練習骨盆腔肌肉收縮,延緩症狀惡化,嚴重子宮脫垂患者則需透過手術改善
資料來源:朱大維醫師、劉偉民醫師
昨出席記者會的五十六歲的林姓婦人,也曾因子宮脫垂困擾,她指走路時「像有東西要掉出來」,得找廁所用手推回去,手術後才改善。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建議,女性應避免提重物、做仰臥起坐等腹部施力的運動,以免骨盆腔提早鬆弛,導致子宮脫垂。
●懷孕時應避免過度食補,以防胎兒太大,致自然產後陰道鬆弛,增加子宮脫垂機率
分析討論:
最近剛好讀到一篇醫古文《丹溪翁傳》,寫了金元四大家集大成者朱丹溪的生平,裡面就有提到子宮脫垂的醫案:「一婦人產後有物不上如衣裾,醫不能喻,翁曰:“此子宮也,氣血虛故隨子而下。“ 即與黃芪當歸之劑,而加升麻舉之,仍用皮工之法,以五倍子作湯洗濯,皺其皮。少選,子宮上。翁慰之曰:“三年後可再生兒,無憂也。” 如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