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

跟著我逛大東北-漠河-北極村(2)


9/18  中午我們便搭南方航空飛機    直達漠河    漠河在黑龍江省西北部  中國最北的縣

漠河,以境內漠河命名。漠河古稱“木河”、“末河”,因河水黑如墨,又稱“墨河”,又因河水曲折旋轉若石磨轉動,亦稱“磨河”,“墨”、“磨”同音,漸沿用“漠 ”。 “永夜”和“北極光”兩大天然奇景是漠河的特別之處。漠河旅遊資源得天獨厚,所轄北極村是中國唯一可觀賞到北極…

極北     北極光    永夜 ...... 這三個賣點是漠河最吸引人的地方
但導遊說    北極光能看到的機會少之又少    勸我們晚上別呆呆的在外面凍壞了
至於『永夜』   也沒這麼神   
『漠河地理坐標為東經121°07′—124°20′,北緯52°10′—53°33′』
在中國雖是極北     但跟西伯利亞比起來    還不夠北呢
冬天    天黑的時間大約只有三小時    並不像宣傳說的....永夜....
北極光   永夜   只是吸引觀光客的官方說法    如果衝著這一點去    肯定會大失所望(>q<)

2014年10月6日 星期一

跟著我逛大東北-印象哈爾濱(1)

這回   我將踏上東北    展開13天的旅遊     不為什麼
只因為    它是東北    一個很陌生的極北之地    
也因為   是老師邀團   我想體驗跟著中醫一起出門旅遊能學到什麼
所以    我來了

 哈爾濱   大興安嶺   黑龍江   東北  長白山......以前只出現在地理課本的名詞
將在這13天    一塊一塊的去體驗  
       
9/17 當飛機飛進了大陸東北的上空     
只見地面一望無際的平原    錯落著一個又一個的村落、城市
     河川   湖泊散佈在這片寬闊的平原上
正是秋天   收成的季節      大地一片金黃     
即將降落的哈爾濱     用最美的稻田與河流羅列成動人的畫面歡迎我

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

西印度櫻桃豆盆結果了~~


三年半前   跟師父買了一棵西印度櫻桃   因為   好想看小小的豆盆結紅紅的果子
在手掌可握的方寸間   欣賞紅咚咚的櫻桃果   會是多麼有趣的一件事

隔了一個月   手癢   心想這葉子太大了   配小小的豆盆   不很搭
拿起剪刀   就把葉子修修  只留葉柄一部分   希望長出來的新葉會變小
但   似乎長得不好   從此就奄奄一息   處於彌留狀態

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

癌症不是病:化療、放療是死因,放到朋友圈,會感激你一輩子

癌症不是病:化療、放療是死因
癌症不是病??!當我們不斷地傳播這個更真相的健康新知和智慧時,通過認真的學習和瞭解,相信的人開始越來越多——事實上,越早相信的人就越早得益,包括癌症晚期都痊癒了!!而不信的患者,基本上都很快去見了上帝……
症不是病,這早已是一個事實。早已是醫學界的新認識、新結論。而那些還沒有及時更新知識的專家、教授、醫生們,只不過充分說明缺乏與時俱進的主動學習與探 索精神罷了——落後就這樣產生了!但可惜他們仍把持著“權威”的位置,並繼續“殘害人間”:在我國,每年癌症患者統計有220萬之眾,一年中給治死的達160萬人(資料來自《現代醫療批判》,但個人感覺,應該還不是這個小數字)。
事實上,已有大量的醫學良知專家和進步人士,把“癌症不是病”和“化療、放療是完全錯誤的”這些結論通過演講、醫學文獻、內部文章甚至更多公開著作公佈於眾,相信會有更多人因此得益。
今天也轉下《天下無癌論》/潘德孚/共用,願眾生得福,並多轉載——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《天下無癌論》/潘德孚

 “長期以來,對癌症病人血液和組織微菌的觀察研究得出了不同結果,這最終促使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發起了一個全面調查研究,以便弄清癌症是否由病毒引起的。70年代,這次調查(又名尼克森總統的“征服癌症戰爭”)的結果表明:所謂的癌症病毒是身體化學失調的結果,它儘管在癌症發病前出現,但不是癌症的原因。這個事實一百多年裡,曾為許多著名癌症研究所證明。”(《現代醫療批判》第40頁)

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

2014初秋-達道近況


5月8日那天,在往立霧山的途中,看見達道的車子翻落駁崁,當時心驚膽跳,一路擔心達道是否平安,到了立霧山,達道不在家,我等了十幾分鐘,觀察好久,決定打手機,幸好,達道接電話了,他說他還好,頭上受了傷,不過沒關係。當時跟他通到話,聽到他平安,我眼淚都掉下來了.....

忙碌了兩個多月,終於有時間再上立霧山,今天達道有客人,23個喔,我在登山的半路上遇到了,很開心,今天一定可以見到達道。

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

整修回家的路--麥德姆過後

麥德姆颱風再創大同大禮,前年(2012)蘇拉颱風所有的雨都下在秀林鄉,造成流龍頭被石塊流淹沒,山上道路嚴重崩塌....相關文章請看下面這兩篇
太魯閣台地→大禮,蘇拉之後http://sss1414.blogspot.tw/2012/08/blog-post_27.html
古同禮步道,蘇拉之後...http://sss1414.blogspot.tw/2012/08/blog-post_7829.html

好不容易在去年花了近八個月才全部整修完畢,月,麥德姆颱風再次把最多的雨水下在秀林鄉,這回,流龍頭遭到更大面積的掩埋,比前年更加嚴重。

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

砂卡礑林道2014年7~8月﹍不專業生態記錄

歐蔓....初相遇
 雲說:累了,可以歇歇嗎?    
風說:倦了,借個角落窩窩......
soso 說:又累又倦,一起上山吧!    
因為長相聚    熟悉的無法去珍惜      因為太遙遠   所以太想念
雖然很忙很忙     總要催促自己一個月至少上山一次   
走上了山   就走在遠離塵囂的節奏上    每一個腳步   都是輕快的旋律

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

【轉貼】中醫是成熟的科學——訪德國中醫藥學家波克特博士






波克特,一位謙和友善、年逾古稀的德國老人,一位受人尊敬的漢學家。他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:滿晰駁,取意為以飽滿的責任感反 駁西方明晰科學的不足。他曾任德國慕尼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,在歐洲,他不僅是與李約瑟齊名的漢學家,而且是一位中醫學家。他的名片上印著:德國慕尼 黑大學漢學、中醫理論基礎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、國際中醫規範辭典執行主編

  他精通德文、法文、英文、拉丁文以及俄語等,中國話講得相當不錯。他的藏書甚豐,收藏的中文書籍有近萬冊。四書五經,老子、孟子,唐詩宋詞,紅樓、水滸,以至平妖傳,大同書無不研讀。他讀更多的,還是包括《黃帝內經》、《本草綱目》在內的諸多中醫典藉及現代中醫著作。

   在40多年的教學與研究中,他編著出版中醫圖書有:《中醫臨床藥理學》、《中醫方劑學》、《中醫針灸學》、《中醫論斷學》、《中藥學》、《中醫基礎理 論》。其中他的《中醫基礎理論》一書,風靡歐美,被譯成多種文字,並多次出版。他在德國慕尼裡創辦過國際中醫社團,開展專題研究,並多次在世界各地舉 辦學習班、報告會、學術交流會。數十年裡,矢志努力,耕耘不懈。
他為了中醫的振興和發展,1979年以來先後5次來到中國。他的中國同事和朋友親切地稱他老滿”,滿教授滿先生。有人把他譽之為活著的白求恩。他對中醫發展的觀點,被國內學者廣泛引用。

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

大雁氣功 - 前 64 式 - 演示

存在這裡,有空的時候跟著練.....
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
大雁氣功的動功是模仿大雁的形態、動作、起居、習性,按照氣在人體內運化的原理編排而­成的一套功法。它剛柔相濟、舒展自然、輕鬆和諧。習功時自有一種飄飛如雁感,心胸豁達­,神情安泰,美不勝收。
   大雁氣功前六十四式,是模仿大雁的姿態、性情和動作;並以古代陰陽學、經腧穴、氣化理­論為主要根據而形成的一套功法。
   整套功法是利用動作的上下、前後、左右、向內、向外;升降開合,動靜相間;吸收天地之­氣;收貫、排泄、補虛、瀉實,以達到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;疏通經路、保持經路暢通無阻­,祛病強身之目的。
   整套功法、安排造型優美,舒展大方,從大雁清晨醒來、展翅、抖膀飛向天空,一路上撈月­、望月,直到落下來瞰水、尋食,以至尋窩安睡。動作連貫,易記易練。實踐證明,它具有­疏通經路快、得氣快、怯病健身快和不出偏差的特點。

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

【轉貼】新聞探討:新怪病 台50人染「類愛滋」

參考資料: 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headline/20120824/34461961
新怪病 台50人染「類愛滋」  
好發50歲 不會人傳人 「有人全身長黴菌」
2012年08月24日  蘋果日報
【邱俊吉╱台北報導】醫界發現近年在台灣、泰國及美國等地出現一種新怪病,病患沒感染愛滋病、但卻出現類似愛滋病的免疫力極度低下症狀,全球確診兩百多例,台灣患者五十多人。因患者至今全為亞裔黃種人,因此被命名為「亞洲新型免疫缺損症」。醫師說,此病好發於五十歲,致病原因不明,但確定不會人傳人。
國際醫學權威期刊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》昨刊載由美、英、台、泰醫學研究人員合力的研究,確認全球出現一種新病症。參與研究的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兼兒科教授謝奇璋昨表示,一般免疫疾病患者是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攻擊身體各部分,但新病症患者出現「免疫力暴衝」現象,會產生特別的抗體,攻擊免疫系統,導致免疫力下降。

患者均亞裔黃種人

謝奇璋表示,研究共收集兩百多名患者,台灣有五十多人,他們都曾發生嚴重黴菌、分枝桿菌或沙門氏菌等特定細菌感染,「有人黴菌長得全身都是,有人罹患分枝桿菌肺炎,怎樣治都治不了」,經免疫檢查,確診是罹患亞洲新型免疫缺損症,所幸台灣病例都沒死亡。
謝說,目前發現罹病者都是亞裔黃種人,發病年齡約五十歲,與遺傳無關,不會傳染,患者平日無異常,但當感染上述幾種細菌時,「病情遠比一般人嚴重,沒控制好,可能死亡」。

常受感染久治不癒

據外電報導,此症患者與愛滋病毒感染者一樣、免疫力比常人差,常因感染就醫,例如住在美國的越南裔女子阮金,三年前因發燒等感染疾病就醫,多年來病情時好時壞。
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孫培倫則表示,一般黴菌感染經用藥一個月可康復,但若是黴菌蔓延到臉部、軀幹、四肢都有,或常感染且久治不癒,可能是免疫力出問題,建議最好到大醫院檢查。
亞洲新型免疫缺損症小檔案
●病因:患者體內產生一種會攻擊、吞噬白血球免疫細胞激素的特殊抗體,導致免疫力下降,難以抵擋黴菌、分枝桿菌、沙門氏菌等特定細菌感染
●症狀:平時無異狀,但感染上述特定細菌時,病情會比一般人嚴重,甚至死亡
●好發族群:年約50歲的亞裔黃種人,台灣確診病例數約50多人
●特性:不會人傳人,也無遺傳傾向
●治療:免疫療法,但療效尚未獲證實
資料來源:謝奇璋醫師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最近比較嚇人的新聞就是這一則了,上中醫課時也有同學提出來討論,根據師父的說法,免疫力爆衝(又一個奇怪的新名詞)應該就是“代償性體功能”大爆發,起因於身體太過虛弱而本身的體功能不足以抵抗外邪,因此代償性體功能一旦爆發,就不是人體可以輕易控制的,先前就有一個小朋友連續發燒6個月,到了台北某大醫院檢查不出個所以然,又送檢體到美國檢驗,後來師父用銀白湯6帖解決,等到美國送回的報告說疑似為血癌時,人早就活蹦亂跳不再發燒了。